【资料图】
近年来,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村在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依托,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倡导文明新风、助推乡村振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切实发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助力。
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电影、图书、表演、宣讲、人气“五聚”的群众爱去之地。东瓦庄村按照“五有”建设标准,结合“讲评帮乐庆”五种形式,整合特色农业展馆、村史馆、农家书屋等,打造出具有文明实践办公室、志愿服务办公室、文明实践大讲堂+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棋牌室等“3+X”活动场所的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理论宣讲、“五为”志愿服务、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等文明实践活动。搭建出“点单-派单”“强国TV”“应急广播户户通”等平台,实现了“阵地—人员—活动”的串“珠”成“链”,最大程度上征集群众需求、动员群众参与、解决群众问题。每逢固定文明实践日,在家的老人们就可以打开广电有线电视,通过“应急广播户户通”智慧平台足不出户听宣讲,真正将理论内容送到群众“耳朵里”。
如今的东瓦庄村共注册志愿者350余人,占总人口的20%,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氛围愈发浓厚。同时,推出信用积分、学习强国积分兑换等激励措施,让志愿者感受到文明礼遇的浓浓暖意,营造“人人志愿守望相助”的美好氛围。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各类资源就汇聚到哪里。东瓦庄村围绕“富民强村”目标,建设万亩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依据文明实践“品牌+服务”工作机制,探索创新“棚间学堂”品牌项目。以大棚为活动阵地,围绕特色农业产、供、销全产业链,针对性开展技术培训、蔬果种植、作物管护、跟进销售等多项活动,为产业发展提供环绕式服务。将志愿服务设在田间地头,将文明实践开在特色农业一线,将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有力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与此同时,东瓦庄村还打造“果蔬康生态农业示范园”文明实践基地。以特色农业发展为依托,以农业产业示范园为平台,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服务新模式,创新“现场教学+文明实践+农事体验”模式,集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教育、全民劳动等活动于一体,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支持。通过发挥实际作用,凝聚群众力量、引导群众参与,接地气、聚人气,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实现了志愿服务提质增效、向深向实,已成为全镇青少年教育、邻里交流、发展服务产业的好去处。
实践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东瓦庄村紧紧抓住先进典型这个关键少数,把培育创建“身边好人”“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作为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为群众向德向善树立标杆,为深化道德实践凝聚精神力量,为乡风文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在移风易俗上下苦功,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并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提高了社会治理水平,引导群众尊重科学,崇尚科学,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有效遏制农村的攀比歪风,树立文明节俭的良好风尚。(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刘珂嘉 报道)
X 关闭